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正文
解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义 聚力民族工作深化拓展
发布:2014-11-03 10:39:57 来源: 作者:严庆 浏览: 次 【

当前,我国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日益深化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使得民族工作既直面诸多新情况,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汇聚智慧,基于缜密酝酿、多方调研,在深层次上呈示了多种要义,需要深刻领悟与洞察,并付诸于认知与行动。

明确理论政策定位规约认知指明方向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段,这一时段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与发展的跌宕时段。激荡转型的结果不仅是整个社会在空间结构和纵向分层方面的快速变化,也不只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分化,更为深刻的是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的显著变化。人们更加崇尚言论自由、解构传统、渴求公平、表达诉求,在民族议题研究和民族工作领域,一时间多种观点纷呈,各言其是,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上的民族认知混杂、民族政策舆情紊乱,干扰了民族工作开展和民族团结氛围营造。

本次民族工作会从两个角度回应了社会,明确了民族理论政策的定位。

其一,阐明多民族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是历史上形成的,是当前客观存在的,这一国情不容淡忘,不能忽视,更不能否认。民族的存在与变迁具有自身的规律,规律不得忽视与超越。把握好民族存在与变迁的客观规律,就能够使多民族成为我国的一大特色,成为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也只有从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出发,才会领悟“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这一重要论断,才会从正视民族文化差异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出发,举力施策,谋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其二,阐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申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内涵,那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由“八个坚持”构成,目标为加强“三交”,促进“三和”,进而巩固和发展以和谐为本质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道路保障。

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不能一味片面求新、求异,理论创新的基点要立足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理论创新的宗旨要致力于多民族和谐与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为我们的理论创新和相关知识传播,为我们的工作方向和行动取向提出了规约与指南。

抓准团结主线阐释多元一体

在正视影响和破坏民族团结事件时有发生的前提下,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历程,团结依然是主线,也必须是主线。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分裂主义的天敌就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个别问题、局部区域形成的对民族团结大局的挑战,是多种因素在特定时段发酵的结果,也是对各族人民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大局耐心、信心和决心的考验。确立、坚定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信心及决心,就要正确认识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不能把某个民族自治地方局部问题同这个民族自治地方整体捆绑在一起,不能把某一少数民族中极少数人闹事同这个民族全体捆绑在一起,要真心实意地团结绝大多数,共筑民族团结壁垒。

崇尚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禀赋。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尤其是从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等环节,归纳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为何能够形成。客观的分布格局、文化上的交汇、经济上的依存、情感上的亲近成为多元一体形成的内在机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概括体现出“一体”不可分离的有机性、血脉融通性。而“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的论述,更能体现出惜情重感的东方情知。

抓民族团结,就抓准了事业的根本。民族团结是多民族国家的一项软实力,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强筋壮骨的秘方。

抓实政策发力夯实物质基础

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主要观点,共包括十二个方面,从理论上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什么民族问题?如何对待民族,如何解决民族问题?虽然近些年关于“十二条”的宣传还不尽人意,但理论层面的问题应该说已经得以解决。本次民族工作会议将重点放在了政策落实方面,体现了务实、扎实、踏实的执政理念。

总书记利用大篇幅阐述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内容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困难多、困难群众多;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要加强基础设施、扶贫开发、城镇化和生态建设,不断释放民族地区发展潜力;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等多个方面。关于发展的论述具体含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重点,具体的发展理路,国家作为、发达地区的责任以及民族地区的担当,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联动发展,发展的目的和落脚点等诸多细节,体现了可操作性和精细化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宣示的是共同富裕的目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初衷出发的,国家责任、人民福祉、国民尊严融汇于发展大略。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物质保障;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当然,只靠物质发展还不能解决所有的民族问题,还要从精神层面和认同建构着手,剔除各种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观念因素,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抓好城市场域致力共同发展

城市化水平或城镇化水平是社会发展世俗化、现代化的最要参照,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时期,城镇已成为各地各民族流动人口汇集的主要场域,城镇成为不同文化、不同群体、不同规则交织碰撞的地方,人们围绕获得利益竞争而依存,人们围绕生活、从业而频繁接触与对话。一座座城市正在成为文化多样性、利益多元化的高浓缩社会交结点。城市管理中的多民族、多文化因素日趋增加,这给城市管理者、城市世居者、外来流入者三方都来了考验,城市社区也无疑成为了考验城市管理水平的基本单元。

包容与接纳需要成为每座城市应当具备的精神,而要使包容与接纳成为市民的普遍风尚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例如,城市资源有限性可能引发的排斥、人口素养问题引发的不和谐、无业游民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等。一座城市的物质容纳度和公共资源提供能力需要通过稳步的城市发展来保障,而一座城市的情感容纳度和社会融通能力则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市民的包容性才能得以逐步具备。传统的小农意识、狭隘的区域观念、保守的行业规矩、抱团的族源情绪、虚妄的城市优越感都需要克服,这对城市管理者、社会工作者以及普通民众的适应与矫正能力都提出了相应要求。

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也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与城市住房获得方式与户籍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无疑能够保障住户间的相互嵌入,而在以通过市场化获得住房为主的情形下,实现住户间的相互嵌入还比较难以操作。可见,城市的切实接纳还尚需时日,而当务之急是培养市民包容的态度与接纳的情感,让公众都向往的城镇拥有理解、尊重与豁达的品质,让更多的人参与城市建设,享受城市生活。

入手用心重情培植共同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饱含了深切期待,在讲话的立意与表述中凸显出民族工作要倾心、用心、重情、用情的指导思想。“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等等这些用语与表述无不透漏出浓浓的情感关怀。

掏心见胆、胸怀赤诚、悉心入微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革命年代、困难重重的建设岁月赢得各族人民信任与拥护的最重要经验。民族工作需要满怀深情的去做,因为认同的源头在于情感。实现民族理尊重与包容,消除民族隔阂,将民族信任与亲和升华为中华民族认同需要的情感;体验国民尊严,将忠诚与热爱升华为国家认同需要的情感。没有情感,认同就是空洞的字眼。

加强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哪一方面的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出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些重要论述涉及培植共同认同、厘清思想观念、挥扬人的关怀,而基本的起点都在于用心重情,在于真情实感的了解民族心声,把握切实的民族意愿,引领各民族成员,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众志成城。

统筹工作机制深化拓展内容

“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提高做好民族工作能力和水平”是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是会议的目标,这与适应民族工作新形势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战略相适应。

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建设的基干是建立统筹的民族工作机制。这一机制关键和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这一机制的重要因子是质量和数量都要适应工作需要的民族工作干部,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干部要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的政治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这一机制的框架在于业已建立起的多部门联动的民委委员制度;这一机制的基点在于各种事务汇集的基层。这一机制的运行原则要坚持民族事务依法治理,认真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各项规定。

依托统筹的工作机制,民族工作的具体内容要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深化民族工作一方面在于通过精细化的工作,延长工作流程,关注政策的持续影响,寻求政策持续发力,不做一时一刻的事情;另一方面,更加关注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探究民族社会信仰与认同的问题,寻找激活民族地区世俗化、现代化的理路问题,培养民族社会变迁与进步的起搏点问题等等,不做表面的文章。拓展民族工作一方面在于进一步拓展民族工作的主体,让全社会参与民族工作,让民族工作更加生活化、人本化;另一方面拓展民族工作的范围,注意热点、焦点、难点工作从外围切入,注意实现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联通管理,实现服务与管理问题的多方探源与多方聚力,让民族工作更加从容、自然。

总之,我国当前的民族工作正值社会转型关键期,民族因素与各种社会因素复合交织,民族问题与各种社会问题混杂呈现,民族工作与社会各项工作勾连叠加。做好当前的民族工作需要立足高远,着手精准,而深刻领悟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实为紧要。
部门概述|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2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党委统战部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电话:6893894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