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正文
深刻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理论创新重大成果
发布:2015-01-12 15:53:3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刘宝明 浏览: 次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着眼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好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好这些新思想、新论断,不仅是我们学习和领会好会议精神的关键,更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更高层次的关键。这些新思想、新论断主要是:

一、提出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的重要论断

“多民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十分厚重的历史遗产。这份遗产好还是不好?是国家发展的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民族观、世界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看法,代表不同阶级利益,根本宗旨和执政目标不同的政党也会有不同回答。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关系到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关系到 民族工作的宗旨、理念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的重大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开了题、引了路、指明了方向。各民族共同开发和捍卫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这是基本事实。如果说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辉煌,那么,多姿多彩、欣欣向荣的现实中华则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现代奇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多民族和民族问题,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壮大实现伟大梦想的正能量。如果把多民族当作“包袱”,“包袱”只会越来越重;把民族问题当作“麻烦”,“麻烦”只会越来越多;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外人”只会离你越来越远。这种消极态度,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只有坏处没有益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道路和制度自信的突出反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新境界,必将对民族工作新发展产生重要的价值引领。

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内涵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这一科学阐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命运共同体。56个民族都是“多元”中的一元,地位完全平等。“一体”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符合各民族共同利益。只有维护好“一体”,才能更好地维护“多元”;只有维护好“多元”,才能更好地维护“一体”。在这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中,汉族应当多讲“多元”,少数民族应当多讲“一体”,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总书记的这一阐述,表明我们党对我国民族问题和中华民族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层次。

三、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八个坚持”,涵盖了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方向、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基本目标和基本保障,为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提供了指南。

四、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的重要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我们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这个源头变了,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问题上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这是一个科学性、原则性和针对性很强的重大论断。“源头”是什么?是基础,是条件,是前提,好比“10000”中的“1”。把民族区域自治置于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地位来认识,在党的民族工作历史上是第一次,突出彰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民族工作中的制度性原则和在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这一重要论断是继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民族区域自治“三个不容”重要论断之后的又一理论创新,对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重大。

五、提出了“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重要论断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民族工作的本质,指出了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方法,确立了衡量民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民族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民族工作的任务纵然有千万项,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拢在一起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一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凝聚人心展开,一切工作都要放到是否有利于凝聚人心上去考量。凝聚人心的关键是平等交流、坦诚交心、重在交心,只有重在交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凝聚人心,才能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要56个民族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困难。这一重要论断,也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光荣传统核心内容的具体化,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六、提出了“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的重要论断所谓“见物”,主要是指解决民族问题的物质手段及其成效,最主要的是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政策措施及其成效。所谓“见人”,就是要不断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见物” 与“见人”是辩证统一的。“见物”是条件和基础,“见人”是目的和根本。只重视“见物”,不重视“见人”,或者只重视“见人”,不重视“见物”,都做不好民族工作。这一重要论断,其重要意义在于深刻揭示了民族工作的本质和特点,阐明了民族工作的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我们检验民族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七、提出了“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哪一方面的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出问题”的重要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其重要意义在于深刻揭示了民族工作的基本特点。民族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社会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组成的,哪一方面解决不好都不行。在民族工作中,物质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不能够、也不应该相互代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物质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靠物质手段加以解决;精神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依靠思想教育加以解决。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增强“四个认同”,既要用好加快发展这把钥匙,也要用好思想教育这把钥匙。只有坚持物质和精神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才能把民族工作全面做实。

八、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

古今中外大量历史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文化和谐是民族和谐的条件;民族和谐的本质是文化认同,只有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民族认同才是深层次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之所在,是民族和睦的魂之所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论断,其重要意义在于深刻揭示了民族团结的本质和核心。这是我国民族工作一项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努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能逐步增强,民族团结才能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牢固的情感纽带。

九、提出了“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的重要论断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关系。只有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才能正确把握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本质和特点,才能增强对于民族问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也才能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基于对民族关系基本特征和民族问题基本特点的深刻把握提出的重要思想,反映了民族关系在我国社会各种重大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十、提出了“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重要论断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繁荣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我们继续把党建设成为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其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阐明了党的领导在民族工作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核心地位,揭示了加强党的建设与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突出地昭示我们,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既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立足点,也是推动民族工作发展的关键点。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产生的这些丰富而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新认识、新判断、新谋略、新思路和新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继往开来的宏大气魄和历史担当,突出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道路、制度自信和务实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我们要把学习领会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学习领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点,把学习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这些理论创新重大成果的现实意义,在民族工作中找准贯彻落实好这些重大论断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发挥好理论创新对民族工作发展的推动作用。

部门概述|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2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党委统战部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电话:6893894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