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正文
治疆、稳疆、建疆新方略析究
发布:2015-12-02 15:05:30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党委统战部 浏览: 次 【

在治疆工作方面,我们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本领,就必须从统揽工作全局的高度,按照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对我国治疆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其会议精神则成为党中央形成新的治疆、稳疆、建疆方略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治疆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与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相比较,这次会议的精神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体现了治疆工作的连续性,又体现了治疆工作的创新性,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新疆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是党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民族政策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

治疆要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要基础

  治疆要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要基础,这是由在新疆存在非常明显的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发展差距这一基本情况所决定的。实际上,新疆与内地之间存在诸多不同,这些客观存在的诸多不同是不以个人的好恶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毋庸讳言,新疆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产业结构、文化氛围、宗教信仰、民族结构和少数民族就业结构都与内地有所不同。因此,在发展新疆经济、改善民生、对口支援方面,我们就不能简单粗放地把内地的模式生搬硬套到新疆去,这样往往造成“水土不服”等非预期效果,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遇事就搞“一刀切”是管理粗放的典型表现,用简单方式解决复杂问题是无视客观现实的典型表现。例如,在南疆全面普及高中免费教育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把这件好事做好、做实,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南疆地区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考虑党中央的“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引导各族群众有序进城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的治疆方略的要求,就不能照搬照抄内地办高中的旧有模式,而应该在南疆高中适当增加与维族就业特殊需求密切相关的职业技术课程,使广大南疆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以致用,以便于我们全面、有效地解决零就业家庭问题。

  我们在发展新疆经济、改善民生、对口支援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因族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努力避免发所不要、改所不求、援所不需现象的发生,因此,就需要集中新疆当地各民族干部群众的智慧精华,“最大限度团结依靠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此基础上“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在发展新疆经济、改善当地民生、对口支援方面,要积极寻求最佳切入点,努力打造最密结合部,全面建设最好产业链,系统集成最强行业群,快速形成最大受益面。我们只有这样做,新疆的发展才能“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民族团结上,让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治疆是中国长期的、宏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方针。依法治疆是我们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依法治国在治疆方面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依法维稳、依法反恐方面,要讲法制、讲政治、将政策、讲策略、讲原则,团结大多数,树立好风气,掌握主动权,努力瓦解恐怖主义分子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为此,必须“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努力做到信息灵、情况清、思路对、方法好、措施全、效果佳,大力提高对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群防群治预警能力、重点防范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筑起铜墙铁壁、构建天罗地网”。民族团结工作归根到底就是民心工程,正所谓“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治疆工作要在暖人心、得人心、聚人心、导人心方面多下功夫、下足功夫、下好功夫,要坚持长期用非常感人的民族团结典型,对各民族干部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聚之以心、导之以行。我们要紧密结合新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全面构建当地各民族间的共同利益体系,这样,新疆的民族团结才真正具备坚实的基础,才能有效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新疆问题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混合体,因此,治疆、稳疆、建疆是长期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登天。我们要从时代的高度、世界的广度、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强度入手去全面把握新疆问题,牢固树立认识和解决新疆问题具有长期性的思想,努力做到智慧与实力相结合,决心与毅力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急躁冒进、超越现实的行为。

全方位优化社会政治生态环境

  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这便于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既针对新疆问题的实际,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全方位优化社会政治生态环境,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我国部分城市陆续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今天,我们要把少数暴恐分子与广大维吾尔族干部群众严格区别开来,有效避免把恐怖主义污名转化为某一特定民族污名的现象发生,这是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不可忽视、不可回避的原则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做更多化解矛盾、加强沟通、消除偏见、消解隔阂、提倡信任、倡导尊重、包容差异、增进团结、促进和睦的实际工作。特别是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重点倡导大家用相互尊重与善意去面对,避免用彼此怀恨与攻击来应对,这是治疆、稳疆、建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我们要紧密结合新疆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紧密结合治疆实际工作,努力充实和完善党的治疆方略。要集中国力,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只要我们扎实做好治疆、稳疆、建疆的各项工作,我们就会看到新疆儿童的天真笑容在幸福中展露,新疆青年的智慧之花在创造中绽放,新疆老人的祥和晚年在温馨中度过。(作者余梓东,系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党委统战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部门概述|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2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党委统战部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电话:68938947

Baidu
map